<自己的家,自己搬>
在本島磯釣時,魚少且魚體小,撈網使用機率低,很少人會去注意其間“眉角”,只是常看到有人撈魚,撈半天人仰馬翻,甚至撈網斷掉等,都是方法錯誤造成,在湧浪大、潮差高的東引,可以飛上來儘量飛,單手撈4-5m下的魚,風平浪靜還好,波濤洶湧,撈不好時,挺累人的,不過知道用正確的方法後,久了,熟能生巧。
將日本磯釣參考書上的圖解,翻譯成中文分享生手。
以下綠色部份為按原文翻譯,括弧內為個人加註。
1、使魚浮上水面(最好是倒了)。
2、將魚拉近撈網的位置,這時若魚再反轉潛入水中(還沒倒),冷靜地使魚再浮出水面。
3、撈網預先放在固定的位置,先準備著,將魚引導至網中為理想。(風平浪靜這樣可以,浪大不宜,撈網在水中受浪影響,阻力變大、變重,應將魚引至撈網可達的地方,再快速下網,網框要撈魚時才入水面,若入水下等待會受浪影響)。
好的範例(左圖):
將魚舉起,讓魚頭稍為高出水面,網子擺在與海平面同樣的位置。(頭先進網)
不良的範例(右圖):
要從魚下方往上撈,將魚體拉舉的太高(吊得太重),釣組無法負荷,造成斷線,脫勾等原因。(再者網子入水太深,第一次沒撈好,就累了)
好的範例:
儘可能在收網時,垂直曳吊起來,(越垂直越省力,但有時岩礁上有藤壺之類,會絆網,需注意),不用再多加力氣,重一點的魚也可平順的拉上來。(個人曾獨力撈起5.93Kg的青武鯛,並不會覺得太吃力)
不良的範例:
撈網柄水平式提起,魚的重量使柄歪曲,若加上更多的力量,當然柄的接繼處,就有壞了、斷了的事情發生。(也是最費力的撈法)
再補充一個實例,大一點的魚撈上後,柄要完全縮入定位,手同時要握在柄跟框之接繼處,框柄垂直,人再移動至解魚處,曾看到一位釣友,幫別人撈魚,撈上後柄沒完全縮入,垂直式轉換成水平式,要拿予釣者,魚的重量下壓,從柄跟框接點處斷掉,人家好心幫忙,中魚者又不好意責怪,只能自療內傷。
以上插圖摘自此書
留言列表